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2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650篇
林业   99篇
农学   197篇
基础科学   667篇
  1021篇
综合类   1625篇
农作物   57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93篇
园艺   377篇
植物保护   157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239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318篇
  2011年   336篇
  2010年   249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李艳  薛占业  常建斌 《蔬菜》2019,(7):56-58
为了确保日光温室越冬番茄定植后幼苗的根、茎、叶健康发育,协调好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促进植株的花芽分化,为番茄前期产量打下良好的基础,重点探索了番茄定植期到缓苗期的管理措施。通过借鉴山东思远农业设施蔬菜标准化管理模式,结合芮城实际情况,尤其是定植期正值高温酷暑季节,总结出栽前温室高温闷棚、土壤消毒、穴盘蘸根及栽后各阶段标准化环境管理、标准化栽培管理、标准化肥水管理和标准化植保管理等行之有效的配套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标准化技术的应用示范,推广面积已达205 hm~2,带动全县1 690 hm~2设施蔬菜朝标准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研究日光温室滴灌施肥条件下,不同水肥组合对作物产量、品质和氮素利用的影响,综合评价优化水肥和常规水肥管理的调控效应。田间试验设置4个水氮处理,包括不施氮+常规灌溉(N_0+FI)、常规施氮+常规灌溉(FT+FI)、优化施氮+常规灌溉(OPT+FI)、优化施氮+优化灌溉(OPT+OI)。测定不同处理下秋冬茬番茄-春茬小型西瓜的产量、品质以及根、茎、叶、果实氮素吸收量。结果表明:优化水氮处理(OPT+OI)番茄产量和果实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和Vc含量与农户常规水氮处理(FT+FI)无显著差异,但番茄果实的硝酸盐含量降低了66.3%(P0.05);灌溉量相同时,减氮40%处理(OPT+FI)的小型西瓜产量相比常规施氮处理(FT+FI)提高了13.1%;OPT+OI处理果实的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和Vc含量较对照处理(N_0+FI)均显著提高。不同水肥处理下,两季作物氮在各器官的累积量均表现为果实叶茎根。随着番茄的生长,果实和茎的氮素携出量占总携出量的比例分别由62.4%和5.9%增加至67.1%和6.3%,而根和叶中氮素携出量降低,OPT+OI处理果实氮素携出所占比例增量最大,促进了营养器官中的氮素向果实中转运。在当前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适当优化施氮量和灌溉量既可以保证作物产量和氮素吸收,同时提高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无公害蔬菜的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尤其对于南方地区的日光温室无公害蔬菜而 言,种植品种不断增多,蔬菜品质不断提升,产量也不断提高。但是,受到蔬菜抗病虫能力、种植土壤 以及温室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蔬菜病虫害的发生几率逐年升高,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将围绕西兰花, 黄瓜,大白菜三种蔬菜的病虫害类型及防治方法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不同自然通风方式下日光温室室内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提高日光温室自然通风效率,设计2种不同自然通风方式:后坡整体开窗式和后坡间隔开窗式。将分别采用后坡整体开窗式和后坡间隔开窗式通风方式的温室,依次记为G1、G2,并以传统顶通风式日光温室(G3)为对照,对上述3座采用不同自然通风方式的温室内部环境和作物生长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晴天白天,G1、G2的室内光照强度分别比G3提高了26.34%和10.16%,G1、G2、G3平均气温分别为33.7、33.8、34.8℃,平均相对湿度分别为47.15%、47.21%、44.03%,风速折减率分别为0.80、0.74、0.90;晴天13:00,G1、G2的植物冠层气温分布呈现南高北低,而G3的呈南低北高分布。G1、G2内的番茄产量分别比G3提高了19.54%、6.90%。综上,后坡整体开窗式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15.
利用能值理论和经济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北京郊区农户常规种植、企业常规种植和企业有机种植3种大棚蔬菜的生态经济可持续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能值评价方面,企业有机种植模式能值年总投入为6.81×10~(16)sej/hm~2,低于农户常规种植模式(1.19×10~(17)sej/hm~2)和企业常规种植模式(8.53×10~(16)sej/hm~2);能值投资率为44.20,分别是农户常规种植和企业常规种植模式的2.41和3.81;环境负载率为2.14,低于农户常规种植模式(3.76)与企业常规种植模式(6.29);可持续发展指数为0.48,高于农户常规种植模式的0.28和企业常规种植模式的0.19。在经济方面,企业有机种植模式的利润(1.45×10~6元/hm~2)高于农户常规种植模式(3.34×10~5元/hm~2)和企业常规种植模式(负利润)。综合能值与经济2个方面,企业有机种植模式是京郊大棚蔬菜的3种模式中生态经济可持续性最优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随着居民对蔬菜消费需求的不断提高,拉萨市温室蔬菜地得到快速发展,但对温室蔬菜地格局变化过程仍缺乏清楚的认识。该研究基于2008-2018年11期拉萨市高清遥感影像,结合实地调研,采用重心转移分析、地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了2008-2018年拉萨市温室蔬菜地时空格局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2008-2018年,拉萨市温室蔬菜地面积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6.93%。研究时段内,温室蔬菜地变化经历了发展、调整、稳定三个阶段,各阶段年均变化率分别为11.08%、-2.13%和0.77%。2)研究时段内,拉萨市城关区和堆龙德庆区温室蔬菜地比例下降56.2%,达孜区和曲水县温室蔬菜地比例上升51.58%,温室蔬菜地分布重心向远离城区的城郊转移,向东南方向迁移了约4 896 m。3)新增温室蔬菜地向高海拔和大坡度区域转移,海拔3 675~3 800 m范围内温室蔬菜地面积比例由22.05%上升到30.41%,坡度6°~10°区域温室蔬菜地面积占比上升5.92%。4)温室蔬菜地新增源于耕地,减少多因为建设用地扩张。蔬菜需求量大和温室蔬菜收益高是温室蔬菜地面积增加的基本动力,区域土地利用调整是温室蔬菜地格局变化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7.
梁玉芹  杨阳  刘云  宋炳彦 《蔬菜》2019,(1):66-68
为了制定出1套可操作性强的日光温室智能化育苗关键控制技术体系,经实践并结合智能化育苗数据检测控制及管理系统,总结和完善了茄果类蔬菜幼苗不同阶段对温度、基质湿度及光照等的具体要求,最终形成了1套可操作性强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为加快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江西省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实现设施蔬菜增产增效,以江西省乐平、永丰、高安、崇仁、瑞金和樟树等6个农业大县(市)为例,分析了江西省设施蔬菜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科学把握发展方向、积极壮大投资主体等5个方面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当地设施蔬菜发展提供新的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高纬度地区多功能日光温室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高纬度地区的传统日光温室常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冬季生产需要补温,果蔬种植和加工环节分离,运输中容易发生冻害,制约该地区温室的冬季生产。该文基于传统日光温室优点及存在问题,结合高寒地区气候特点,从温室结构优化和功能创新2方面提出新型日光温室设计方案。利用经典温室设计理论,结合生产实际,对采光角度、前屋面弧度、保温性能等进行优化,并对雪荷载、风荷载、屋面活荷载、作物吊挂荷载进行计算,利用结构分析软件midas计算温室结构的受力稳定性,对温室各参数设计的合理性进行验证。优化结果为:总跨度16 m,一层种植部分跨度9 m,生产加工部分跨度7 m,总高度6.5 m,前屋面主采光角37°,土地利用率达到1.7。该设计实现了高纬度地区温室冬季不加温种植果蔬,利用传统温室后墙的遮阴部分,创造地上、地下3层使用空间,显著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实现种植、加工、存储多种功能集成,是高纬度地区日光温室的一种创新尝试,可以作为棚室种植园区的核心节点温室。  相似文献   
20.
Intensive vegetable production in greenhouses has rapidly expanded in China since the 1990s and increased to 1.3 million ha of farmland by 2016, which is the highest in the world. We conducted an 11‐year greenhouse vegetable production experiment from 2002 to 2013 to observe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dynamics under three management systems, i.e., conventional (CON), integrated (ING), and intensive organic (ORG) farming. Soil samples (0–20 and 20–40 cm depth) were collected in 2002 and 2013 and separated into four particle‐size fractions, i.e., coarse sand (> 250 µm), fine sand (250–53 µm), silt (53–2 µm), and clay (< 2 µm). The SOC contents and δ13C values of the whole soil and the four particle‐size fractions were analyzed. After 11 years of vegetable farming, ORG and ING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SOC stocks (0–20 cm) by 4008 ± 36.6 and 2880 ± 365 kg C ha?1 y?1, respectively, 8.1‐ and 5.8‐times that of CON (494 ± 42.6 kg C ha?1 y?1). The SOC stock increase in ORG at 20–40 cm depth was 245 ± 66.4 kg C ha?1 y?1,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ING (66 ± 13.4 kg C ha?1 y?1) and CON (109 ± 44.8 kg C ha?1 y?1). Analyses of 13C reveal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newly produced SOC in both soil layers in ORG. However, the carbon conversion efficiency (CE: increased organic carbon in soil divided by organic carbon input) was lower in ORG (14.4%–21.7%) than in ING (18.2%–27.4%). Among the four particle‐sizes in the 0–20 cm layer, the silt fraction exhibited the largest proportion of increase in SOC content (57.8% and 55.4% of the SOC increase in ORG and ING, respectively). A similar trend was detected in the 20–40 cm soil layer. Over all, intensive organic (ORG) vegetable production increases soil organic carbon but with a lower carbon conversion efficiency than integrated (ING)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